作者|聂漪垚
来源|汽车大观
“坚决不造车”的华为,占据了最近汽车圈的舆论风口。
连续三年,高调亮相上海、北京的国际车展,从一开始的公开展示汽车业务,到打出与主机厂深度合作的组合拳,再到一次次甚嚣尘上的“造车”传言,和一次次宣称、重申以及坚称“不造车”反转,华为凭一己之力,坐实了汽车圈舆论收割机。
不仅自身流量爆表,华为光环还荫及主机厂盟友们。在“华为智选”、“华为HI”的加持下,金康赛力斯从一个没有多少人听过,去年销量才700余辆的新造车品牌,一跃成为2天收获3000辆订单的智能电动车新秀,而北汽极狐也在艰难地突围中小打了一个翻身仗,同样从销量堪忧变成“两天订单破千”。
此番看来,汽车品牌搭上华为,真香。
真香的原因显而易见,当续航问题不再是左右电动车发展的痛点,以“智能座舱”、“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科技,就成了未来汽车比拼的核心,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全面来临。
换言之,智能汽车取代传统汽车的时代已经开启,汽车行业向软件供应商和数据服务商敞开了大门,因为智能汽车正需要他们。
而华为早就有备而来,手握积累了30多年的ICT技术,2019年便开始造势宣传,组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不仅与金康赛力斯、北汽极狐进行不同程度的深度合作,还传出将供应服务广汽、长安。总之,华为的意图表达得很明显:要做“智能网联电动车领域的增量部件Tier1”。
所以,从已有的金康赛力斯、北汽极狐与华为的“真香定律”来看,彼此的合作,主角还是作为软件供应商的华为,与之合作的汽车品牌更像是配角。
这对汽车品牌来说,可未必是好事,如果去掉华为“滤镜”或者说没有华为的加持,金康赛力斯还能“2天3000单”吗?北汽极狐还能“两天订单破千”吗?
汽车品牌如果要靠供应商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量,汽车品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当华为的合作伙伴拓展到更多车企,其智能技术不再成为某几个汽车品牌占据的“独门秘笈”,而是大家共享时,汽车品牌又该比拼什么?
华为的算盘
当传统汽车定义被改写,原有汽车圈层不断被打破,新能源汽车构筑的新的造车阵地,吸引资本、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地产商、手机厂商、互联网企业等各路枭雄蜂拥而至。这是一片全新的掘金地,资本市场为此掀起一波又一波狂潮。
华为并非不受诱惑,现在坚称的“不造车”,据说也是其“一把手”一再坚持的结果。试问,手握智能汽车需要的核心技术,又有渠道优势、品牌影响力,华为有什么理由不造车?
不过,华为是如何抵御了贴着华为标的车壳子的诱惑,或许有这几方面原因。
车壳子(汽车硬件)很重要吗?重要。但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汽车概念不再局限于车壳子本身,而是被赋予了包括智能在内的更多要求。用户在传统汽车时代投射到机械性能等特点上的关注和热情,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人车交互、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藉由软件实现的智能化体验上。
车壳子的重要性正在被软件消弭,华为在软件方面独具优势,又何必被车壳子所拘泥。反过来说,不造车壳子,华为可以更聚焦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角色,省去造车成本,也不用承担造车失败的风险。
华为需要车壳子吗?需要。华为兼具软硬件等全栈能力,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需要搭载到车辆本身,才能获得实践和验证,所以华为需要一辆能让其最大化搭载自身技术的汽车终端。
华为选中北汽极狐和名不见经传的金康赛力斯,现在看来自有其原因。前者在三年前勇敢接受华为并不完美的方案,愿意在自动驾驶底盘和调校方面不断调整。后者成为华为Drive One电驱动系统,和HiCar全场景智能互联系统的试验田。二者和华为之间都需要彼此来成就。
可以肯定的是,需要华为和华为需要的,远不止这两家车企,长安、广汽也已紧随其后。车企能为华为提供车壳子,华为只需将其优势发挥到更大,何况在这样的合作关系中,华为根本无需担心整车车标抢其风头。
文章来源:《大观》 网址: http://www.dgqks.cn/zonghexinwen/2021/0610/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