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照 书法欣赏 张照(1691-1745)字得天,号泾南,天瓶居士,上海松江人。乾隆时大书法家,常为乾隆皇帝代笔,擅长行楷书,是书“馆阁体”能手。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文敏。性地高明,深通释典,诗多禅语。书法初从董其昌入手,继乃出入颜、米;天骨开张,气魄浑厚。兼能画兰,间写墨梅,疏花细蕊,极其秀雅。著天瓶斋书画题跋、得天居士集,刻有天瓶斋帖。卒年五十五。《宝禊轩诗文集、昭代尺牍小传、书画纪略、国(清)朝书识、桐阴论画、(自阝)园消夏百一诗注、海上墨林、画传编韵、清画家诗史、清朝书人辑略》。 张照《行书七绝诗轴》 行书七绝诗轴 上海博物馆藏 纸本 纵108.6厘米,横56.7厘米此书为行书七绝诗,不难看出张照书法有着天骨开张,气魄浑厚的独特魅力。 张照《临董其昌轴》 张照《楷书豳风七月轴》 《楷书豳风七月轴 》金笺本 纵176.5厘米 横91.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豳风七月》为《诗经》中的一首。书法沉著端庄,圆健纯熟,笔力直注,精彩动人。为\"馆阁体\"书法的代表之作。 张照《行楷论书轴》 张照《行书七言联》 钤印:张照之印、得天、既醉轩题识:张照。释文:蒹葭露冷人秋水,翰墨风清气畹兰。 张照《七律诗》 释文:安石榴花开最迟,绛裘深树出幽菲。吾庐想见无限好,客子倦游何不归。坐上一尊虽得满,古来四事巧相违。今人却忆湖边寺,垂柳阴阴昼揜扉。张照。下钤“张照之印”、“瀛海仙琴”印2方。引首钤“既醉轩”印。无鉴藏印。此书行笔圆转流畅,墨色浓润,偶出枯笔于牵丝回绕处,愈觉神采飞扬。张照的书法融董其昌疏朗闲逸的布白和颜真卿淳厚敦朴的笔致于一体,从而呈现出别具特色的自家风貌。 张照《临米芾拟古诗帖》 临米芾拟古诗帖 轴 纸本 纵43.8公分 横58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十年(1745)张照奔父卒于途。谕曰:“张照才品优长,兼谙法律,学品充裕,词藻清新,侍直内廷勤勤慎素,着加太子太保,谥文敏。”乾隆四十四年(1779),高宗怀念旧日臣工,列张照于五词臣之中,御制诗论其书艺,诗曰:书有米之雄,而无米之略;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弱;羲之后一人,舍照谁能若。即今观其迹,宛似成于昨,精神贯注深,非人所能学。评价之高,超越米芾、董其昌,直追书圣王羲之矣。本幅是张照临米芾“蜀素帖-拟古诗帖”,与米芾《蜀素帖》比较,识者当能辨别高宗评论是否公允,抑或偏袒身边词臣。然,乾隆皇帝深爱张照的书法,则是不容置疑的,除了内廷收藏有丰富的张照墨迹可资佐证外,沈初《西清笔记》载:“张文敏尚书嗜饮,有醉中作书极得意者,内府所藏《临争坐帖》,自谓酒气拂拂,从十指间出,上甚赏之。”高宗爱其才,爱其名士风流,为张照诡谲多变的仕途,凭添了一份保障。《清国史馆张照本传》论曰:照一生所受主知可称特达,死后犹特命载入志乘,宠冠流辈矣。天语褒奖至 公无私,一生论定不丰不杀,虽古之文人学士,何以加兹。唐颜真卿善正草 书,笔力遒婉载史册;照之工书,洵可直接真卿,而上追羲献者也。 张照《临米芾墨迹》 首页收藏章“震泽徐氏考藏之印”,此印经考证为徐三庚所刻,原印(青田石章)1998秋季朵云轩大拍震泽徐氏为苏州的名门望族,吴江县著名的师俭堂的主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有“水乡大宅门之称”),震泽即吴江震泽镇,徐汝福、号寅阶(1838-1875),震泽镇人,清同治礼部郎中。 其重孙为民国间米业巨商徐启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