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杨氏中药炮制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医药
金陵“老药工”杨文琪,1928 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县周家楼镇的一个中药世家。自清代中叶起,祖上就在周家楼开设“恒德堂中药店”,从事中药材经营、加工、炮制工作,历数代而不衰。1941 年,13 岁的杨文琪读私塾期满,遂回家跟随父亲学习中药材加工、炮制技艺,受到中医药世家的最初熏陶。1943年,他遵父亲之嘱,赴泰州“翟泰和中药店”拜老板、老中医出身的翟邦俊为师,学习各种中草药加工、炮制技艺。他学徒认真,工作勤勉,深得师傅厚爱,长期在身边留用,28 岁才离开那里。
老药工杨文琪亲自熬制膏药,观察膏滋火候
2016 年,金陵杨氏中药炮制技艺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
杨文琪与君和堂药材加工炮制班第三期学员合影
1956 年5 月,杨文琪调入南京同仁堂工作,跟随金陵制药名师何庆余等学习中药材及丸、散、膏、丹加工、炮制技艺,60余年来,始终坚持手工操作。自1926 年,北京同仁堂在南京设立分号,陆续聘用多位南京地区的制药大师,主持药店后场中药材加工、炮制工作。上世纪30 年代后期,延聘了南京、北京多位制药名师。比如何庆余先生,上世纪50 年代,时任南京同仁堂副总经理、中药材加工、炮制总监,是杨文琪1956 年调入南京同仁堂后的师傅。同时,杨文琪还跟随京派(北派)制药大师宋普清、刘锡山学习“蜜丸”加工技艺,又跟随浙派(南派)名师吕炳炎学习“水丸”加工技艺。当年“南京同仁堂”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到杨文琪这一代,传承了数百年的特殊技艺。与北京同仁堂一脉相承,南京同仁堂成了继北京之后最大的中药材及丸、散、膏、丹的制作店家,其产品享誉海内外。自上世纪50 年代到80年代,南京同仁堂的“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丸”等名牌产品,行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多个国家,为南京中医药赢得了良好声誉。这其中浸透着杨文琪长年的奉献和精良的技艺。1985 年2月,1985 年,杨文琪获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发的“老药工”荣誉证书。在同仁堂的30 余年工作中,杨文琪师承金陵名家何氏中药材鉴别、炮制技艺,并承袭京派名师宋、刘二位大师、南派吕氏大师的技艺,经多年积累、研发,逐步形成“金陵杨氏”特色的加工、炮制技艺。
1985 年,杨文琪获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发的“老药工”荣誉证书
自上世纪60 年代以后,杨文琪在南京同仁堂独立工作期间,还带教了不少年轻学员。如今,这些当年的学徒多已退休在家赋闲,而杨文琪退休后,陆续受聘于几家中医机构。1988 年,杨文琪退休后先后受聘于南京同仁堂、建工医院、省电力公司医院、传统中医院等,继续从事中药材加工、炮制工作。2011 年9 月,受聘南京君和堂中医馆诊所,担任“首席中药材加工、炮制专家”。他是南京地区目前唯一仍然活跃在中药材加工、炮制生产一线的“老药工”。
二
杨文琪参加第十一个“非遗”日
老当益壮,老有新绩。近几年,杨文琪在君和堂继续从事他的手工加工、炮制技艺,带领他的弟子和员工,制出一批精品药材,如“君和堂五子补肾丸”、“君和堂小儿八珍散”、“君和堂川贝雪梨膏”、“君和堂还少丹”、“君和堂密制固元膏”和“君和堂乌梅膏”等产品,而且供不应求。杨文琪不仅制出了精致药品,还传承了传统技艺,可谓是金陵中药界数十年来盛开的一朵奇葩。他在君和堂入室弟子杨津的协助下,编写完成《杨文琪中药材丸、散、膏、丹加工、炮制技艺》讲义,它是传授、培训中药材加工炮、
文章来源:《大观》 网址: http://www.dgqks.cn/zonghexinwen/2020/0803/436.html